诗人说的那个闷热令人疲倦的正午,又差我几载。在这几年里,我随心所欲过也踟蹰不前过,又恐是想得太多记录的太少,只怕那陌生人提着满篮奇妙货物,对于我来说却是无法惊醒的朦胧。所以我想我不该再沉浸自研,我多变的触角迫不及待地要伸向世界——而世界上每一块普通的角落,或许正在等待着我去孕育伟大和独特。
这个博客将是第一声啼哭。
又有谁知,我将以何面目走出房门,坦然接受命运的安排呢。
(上一个Blog的开篇语)
几年前我曾经搭建过一个静态Blog,作为indie hacker写技术文章的地方,也是一个和世界交互的窗口。谁知甫一建好便随着入职工作而废弃了。
近些年随着社交媒体的泛娱乐化,我越发地不喜欢在社媒上发表任何意见。而且由于世界格局的集体右转,言论管制的疯狂程度让人更加难以忍受。
但是我还是有难以抑制的书写冲动。李小龙说过:”Be water, my friend“,当接收了外界的输入,积累、思考和内化后以求得输出,似乎就是这样的一种追求。人应该作为流动的个体,才能无常形、驭万物、舍分别心。
有时总是想起各个时期写过的作品,我觉得那里面有一部分的自我,是内省的自我、外化的自我,也是二十岁观十岁,三十岁再观二十岁,惟觉会无休止重复下去的自我。
当我失去书写的时候,生活也被我过成了一潭死水。每天面对的伟大与渺小,逐渐让我的自我失去平衡。就在这时,我想起还有这样一个自留地,似乎是不用考虑被关注,也不用考虑被束缚。只要技术上的修修补补,又可以敞开心扉,落下笔触。
Too old to be simple, sometimes to lost naive. 想得太多了,开始书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