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带着超低的预期踏上行程。时间太短,似乎忘了为什么出发。

一走出北戴河站,就能闻到潮湿和咸味。我突然想起来了,是海,只是想亲近海,才会立刻上路。

这是在北方,除了大连之外,我感受到的,第二个拥有南方气息的城市。

车子开进园区前,司机就略带牢骚地说本地人从来不来这。我略带庆幸地想,普通人不喜欢的才好呢。

早就看到很多帖子讲避雷阿那亚,说这是一个又贵又没什么看点的景点。其实与在国外旅游看众生平等的风景有别,在国内我一直会用价格购买额外体验,从而筛选一部分旁观者。

酒店整理完毕,步行去海边。下午的微风温和,阳光展示着它入夏前最后一丝怜悯。远处的海浪折叠拍打,像蓝白琴键高低起伏。

一股浓烈的新鲜感扑面而来,我脱掉鞋子,就这样跳进阿那亚的蓝。

走过些许白色建筑和雕塑,也适时躲开了人群。我选择了一个救生员高椅坐着俯视着这片海岸。

周围实在很空旷,横向大约有两片足球场的宽度,身后的住宿建筑群给了海滩足够的尊严,不会像很多城市商业化对自然的侵犯那样显得拥挤。沙子的质量令人惊讶,是北方不可能见到的乳白色细沙(难道是空运的?),踩下去细密软绵而深陷其中,颇难徒步。这样沙滩的质地,甚至要好于我在万宁酒店独享的私有沙滩。

海滩上座落的建筑只有两座比较显眼,都是白和灰色调,剩下则是零星分布着诸如秋千、雨亭这样的不锈钢或玻璃制品。海水的蓝色被反射的更加浓烈,让人难以相信这是与天津那样浑浊海水一样的、来自渤海湾的海。

顺着地图指引,我走进了最北端的无人海滩,在海滩与园区的分界处冲脚后,由一处无边框泳池上岸小憩。目下的海滩尚处于改造中,除了三三两两的遛狗溜娃居民,只有一些集装箱和驾驶沙滩车的工作人员,滩涂上长满了许多野草,沙子的质地也更硬一些,但是仍没有硌脚的石子,可以想象园区对主沙滩维护的力度。

而这一点也是阿那亚带给我的第二个印象,就是服务人员的服务态度要明显尽心尽责许多,而且给人成体系的被服务感。我遇见的工作人员都会非常主动打招呼,交流问题也非常热心周到,既是把我当人看,也是把我当客人看。在国内一般是Tier3以上的五星级酒店才会有这样的服务,而在阿那亚是被扩大到整个园区的。顺便说下,我住进的安澜是不到这个星级的,但是内部设施、客房舒适度和享受的服务要远大于我在国内体验过的Tier3的五星级,价格竟然只是它们的1/2到2/3。

第二日我没有凑热闹去看日出,而是舒舒服服地在酒店草坪上吃了个早餐。安澜的早餐(不考虑特色的蒸饺和用餐环境的加分)基本只算是中上水平,但是酒店的咖啡是我喝过最好的,挂耳的品质喝出了咖啡店精品豆的风格。

今天行程是游人区,果然有人的地方还是乏味了些。由南向北走马观花一段,发现狗舍和唐舍两个酒店有点意思:可以带宠入住,而后者算是前者的高贵版。可惜都是带狗入住,家里的猫子略感不服。大街上许多餐饮和零售店格外熟悉,无不再确认那句“北京人的后花园”的认证,也有一些新奇的牌子,一打听也是预计一段时间后开往北京的。

但是很重要的一个区别是公共设施,因为在阿那亚草坪是可以坐的、泳池碗池是可以玩的、沙滩是可以躺的,这点对于北京这样一个缺乏无门槛的公共体验感的城市是弥足珍贵的。

午饭后在理想国看了会书,重回舒适区,大脑一放空,突然想起来此行的第二目的是咖啡。来之前收藏了很多咖啡店,细看评价之后感觉都不合意,好不容易挑到一家评级颇高,走进店里满满的工业风,游人七倒八歪,只听机器摩擦地火热却闻不见咖啡香,便失去兴致。只好回酒店泡一杯挂耳,坐在阳台与满眼绿意分享了下午茶糕点。

整个行程也没有喝到令人满意的现制咖啡,这一点,也够北京style的。

傍晚蓝调之后,有烟花和喧闹声从远处海岸传来,但带着家人,没能体验酒吧、烟火和泳池派对的夜生活,又是另一个遗憾了。

最后一日去了九期这个独立的区域,虽然作为住宅区,大部分游记都觉得这里没什么可来的,只不过我喜欢回避大众就对了。

果然是对的。

九期是另一番快乐,可以在湖边球场踢球,可以在北岸礼堂发呆,可以在不同风格的住宅群中寻找设计感、看到一些真心的嬉闹,而不是那种城市间撕作业本似的小打小闹。甚至,在我穿越荒林独享到一片宁静海的时候。我想我脑海中,已经在琢磨一些房型与被海风侵蚀的问题了。

还有一些没体验,比如十期回来路上的山景别墅,不过足以让我抱以下次再来的期待了。

总的来说,阿那亚我不会推荐给以下人群:

  1. 来逛景点的。因为阿那亚就是生活社区,没有景点的动线设计,不经逛
  2. 非一线城市常住。因为消费就是北京的消费水平,只高不低。不如你去北京痛快花钱还选择更广
  3. 南方城市以及东北。因为都不需要海,东北直通海南,南方随便选靠海城市,单论海景都不会差太多

也就是说,阿那亚之于唯一适配的北京大众,就是你用北京的消费多获得一片海,只付出与去教区差不多的行程成本。何乐不为?

但于我,可能是另一种探索内心宁静的“小众”乌托邦罢。